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共富  工作简报

教育共富工作简报 (2024年第8期) (总第19期)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10发布时间:2024-11-05

教育共富工作简

8期(总第19期)


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20241030





安吉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王新勇一行来浙师大交流座谈

浙师大2024年“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集中开班仪式举行

浙师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学基地在武义县签约揭牌

心理学院组织浙派名师走进新疆

教育集团专家再赴阿克苏续写爱的篇章


 ※挂职风采



安吉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王新勇一行来浙师大交流座谈

 1018日上午,安吉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王新勇一行来浙师大交流座谈。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会见王新勇一行,浙师大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王淑娉出席座谈会。

蒋云良充分肯定了双方前期开展的教育合作工作。他表示,希望浙师大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和国际交流合作优势,努力扛起“两个先行”担当,共同打造优质教育品牌,谱写安吉教育新篇章。

王新勇介绍了安吉县教育发展现状。他表示,希望借助浙师大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优势,开展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安吉游戏国际化推广、基础教育合作办学、教师招聘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安吉教育高质量发展。

会上,双方围绕安吉学前教育研究与国际推广、基础教育合作办学、人才与教师招聘等方面展开讨论。

浙师大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国际交流合作处、继教处、教育集团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谈。

来源: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浙师大2024年“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集中开班仪式举行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2024年“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举行集中开班仪式。浙师大副校长李盛,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三级调研员马骏出席。

李盛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李盛指出,学校注重继续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教师培训为特色、非教师培训为发展重点,规模与质量并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格局。学校历来重视“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自2012年项目开展以来,学校共计承担了39个类别的116个项目,参训学员数超过2200人。

马骏充分肯定了浙师大长期以来在省教师教育领域作出的努力和贡献。马骏指出,浙师大是自2012年浙江省实施“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以来,承担项目数最多、培训人数最多、成果最丰硕的高校,建立了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培训的浙师模式,促进了一大批名师名校长的快速成长,为浙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和保障。

教师学院、心理学院、外语学院、生科院等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2024年浙派高中名校长班、高中物理名师班、高中英语名师班、高中生物名师班、心理健康教育名师班等100多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

来源: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浙师大全过程人民民主研学基地在武义县签约揭牌

 1021日,浙江师范大学全过程人民民主研学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武义县履坦镇坛头村举行。此基地由浙江师范大学、武义县政协共建。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武义县政协主席李杨勇、副主席董三军出席签约揭牌仪式。

李盛希望各方以此为契机,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做优、做实研学基地的建设,把研学基地打造成一个兼具实践教学、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等方面的综合性平台,为讲好中国故事、延续中外友谊做出更大贡献。

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并为浙江师范大学全过程人民民主研学基地揭牌。该研学基地的建立旨在更好地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学生,增进国际友人、港澳台侨胞对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以及沉浸式体验武义县政协在基层协商民主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浙师大国际处、港澳台办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

来源:国际处、港澳台办


心理学院组织浙派名师走进新疆

 108日至13日,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组织心理健康浙派名师班15位学员赴新疆乌什开展支教活动。

 109,支教活动启动仪式在乌什·衢州实验中学举行。衢州市援疆指挥部副指挥长程金敏,乌什县副县长阿迪拉·艾合买提、教育局党组书记龙小华,衢州市援疆指挥部总领队(乌什·衢州实验中学校长)汪群峰出席仪式,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孙炳海,心理健康浙派名师班学员,乌什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中小学管理骨干、教师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仪式。

据悉,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自承接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浙派名师培养工程以来,创新培训形式助力名师成长。2023级浙派名师经过近2年的培养,先后赴沪、苏、赣、闽、藏、新等地开展交流访学,目前已经逐渐成长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领者。在今年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浙派名师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录制了10堂优质心理科普课程,践行了教育家精神,用自己的专业专长服务社会。本次活动也将浙江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智能干预实验室的最新科研成果带到了新疆,为新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来源:心理学院


教育集团专家再赴阿克苏续写爱的篇章

1014日至23日,教育集团课程教学部主任、省特级教师朱昌元受省援疆指挥部选派,与政治、历史和物理等学科的特级教师一同前往新疆阿克苏地区开展教育帮扶工作。

朱昌元先后赴阿克苏地区第一中学、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温宿县第一中等学校,累计听课近20节,举办专题讲座8场,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以及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

据了解,此次教育帮扶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帮扶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有力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相信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新疆阿克苏地区的教育事业将迈入更为美好的未来。

来源:教育集团

挂职风采

 “走心”的服务最“暖心”

——助力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龙游探索

当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更好、更及时地预防及干预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陈孝余挂职龙游教育局期间一直思考并努力践行的事。

龙游县教育局打造“走心驿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聚焦和创新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建设,探索和完善社会化心理服务模式与工作机制。“以前我们只能通过班主任了解状态,这样效率较低且不全面,通过‘走心驿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应用,我们可以轻松而且精准的掌握全校学生的身心状况,这样可以预判和避免情况恶化了再去处理,前端解决困难。”陈孝余介绍该项目打破了信息壁垒,让多跨数据代替隐私问询,完善学生基础数据,还能通过科学的算法模型,对学生现状进行分析,生成学生综合画像。依据学生画像,他们可确定需要评估的对象,开展一系列线下评估活动。评估后,把相关信息及应对措施反馈给学校,及时进行一对一辅导干预至转介,有咨询需求的学生和家长,可通过线上预约、线下咨询、团辅活动等手段实施帮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最终形成相对精准的学生综合分析数据。

浙江师范大学主动对接龙游县,探索校地共建模式,助力“教育共富”。根据县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已经打造了一支由浙师大心理学教授、博士生,以及系统内教师、专科医生、专业社会工作者等组成的40人专业服务团队。

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师胡瑜凤对“走心驿站”项目的建设称赞不已:“我们通过后台数据查阅,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到学生信息,甚至能查阅以前班主任都无法了解到的情况,避免在跟学生交流时对其造成二次伤害。”在她看来,“走心驿站”能够建立相对完善的心理数据、心理咨询档案库和资源库,满足心理导师的后续跟踪需求,并能充分应用于咨询实践过程中。

龙游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获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衢州市委书记高屹等批示3个,教育部及浙江省示范、典型案例6个,通报表扬3次;获省部级等荣誉奖励10项。


教育有温度,育人有情怀

——助力地方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

挂职期间,殷玉新主动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亲自赴嘉善县内多所学校调研指导教师教科研工作,为嘉善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做出贡献。殷玉新发现一线教师对教科研及发高水平文章的态度普遍是“需要时才重要”“不敢相信能发高水平期刊论文”。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跟教育局沟通后,他选择了两位科研积极性很强的青年骨干教师,一起进行论文撰写和修改。他按照“共同谋划定题—共同研讨确定框架—教师写作初稿—多轮交流完善—投稿”的基本思路,指导一线教师开展教科研及刊**文。

成功的鲜花背后是浸润了奋斗的心血和不为人知的艰辛。中学老师科研基础薄弱,课余时间较少,殷玉新面对指导“新学生”写文章的难题也是无从下手。为及时了解青年教师论文撰写的进度,殷玉新会每周邀请青年教师线下见面交流。同时,还结合教育理论,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殷玉新鼓励青年老师做新课改的践行者,积极观看各种教学示范课和视频及参加教学报告会,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深入学生,了解心声,以课堂为抓手,以拓宽专业理论的广度,增加课堂实践的深度,这是论文写作的“活水源泉”。

多次修改,投稿屡次碰壁,更是一度让教师感到无力,甚至想过放弃。殷玉新会结合自身论文发表经历,多次鼓励和沟通,建议他们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进行凝练升华,最后他们达成一致:尽人事,听天命!尽力把文章写到最好。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殷玉新指导的两位老师在《中国教育报》独立刊发教学类论文3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大大提升了地方教师的信心,教育局还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回想起整个过程,殷玉新收获颇多,他感慨指导地方教师发表论文,也是对自己的全新挑战。他认为论文成功发表需要内外力共同发力:一是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因为教师是跟教育局沟通后选择的,即使在多次修改过程中教师遇到多少困难,也会努力克服。二是教师的强烈意愿很重要。很多教师对其专业发展非常有规划,只是苦于没有论文撰写的专业指导,一旦有了外力的支持和帮助,教师积极性很高。




9




邮箱:jxjy@zjnu.cn 邮编:321004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行政北楼4楼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