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共富  工作简报

教育共富工作简报(2024年第10期) (总第21期)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10发布时间:2025-01-03

教育共富工作简

10期(总第21期)


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20241230





浙师大与永康市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浙师大与浦江携手共奋进 合作谱新篇

2024年“千名干部交流互派工程”挂职干部出征

嘉善县教育局来浙师大交流座谈

浙师大与江山教育局合作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浙师大附属富阳实验学校举行第二轮合作共建签约仪式

挂职风采

浙师大与永康市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124日,永康市委书记胡勇春,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云涛一行来浙江师范大学开展交流座谈,举行校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商高质量发展未来。永康市委书记胡勇春,市委副书记、市长郑云涛,副市长吕建,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邱利民,省监察专员、校纪委书记吕文革,副校长李盛,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刘洋出席座谈会。浙师大副校长张建珍主持。

蒋云良希望通过此次签约,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思路开展务实合作,畅通战略对接渠道,在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产学研一体融合、对非交流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

胡勇春代表永康市委、市政府对浙师大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永康经济社会发展表示诚挚的感谢。永康期待以此次合作签约为新契机新起点,校地携手、互促共进、优势互补,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携手并进,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郑云涛和邱利民分别代表永康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师范大学签订全面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


浙师大与浦江携手共奋进合作谱新篇

 1217日,浦江县委书记胡作滔,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熙来浙江师范大学调研座谈签订全面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共创美好未来。

浦江县委书记胡作滔,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熙,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滕恩良,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党委副书记邱利民,党委副书记傅关福,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张根福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副校长张建珍主持。

蒋云良指出,一直以来,浦江与浙师血脉相连,在人才培养、教育培训、国际交流、联合科研等多个领域精诚合作,成效显著。下一步,双方将畅通战略对接渠道,打通资源共享界限,联通协同发展平台,建立和完善校地联席会议机制。

胡作滔指出,当前浦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赶超跨越的关键期,亟需科技、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撑。

刘熙、邱利民分别代表浦江县人民政府和浙江师范大学签订全面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


2024年“千名干部交流互派工程”挂职干部出征

 1227日,浙江师范大学2024年“千名干部交流互派工程”挂职干部出征仪式在行政楼多功能会议室举行。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党委副书记傅关福,副校长李盛,党委委员、组织部、统战部部长王淑娉出席仪式。

蒋云良指出,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广阔舞台上,让更多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担当奉献,是省之大计,也是浙师职责所在。挂职干部要把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贯穿到教育局、科技局分管工作全方位、全过程。要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主动转变角色,把挂职当本职,杜绝“做客”“镀金”心态,真干实干、多做实事。

近年来,学校党委统筹部署,出台实施“服务山区县教育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牵头成立山区县教育共富发展联盟和山海高中共富联盟,派出3批次、16名博士教师挂职地方教育局副局长,取得了明显成效。

傅关福宣读第四批全省“千名干部交流互派工程”挂职干部名单。李盛介绍第三批挂职干部工作成效与学校服务教育共富的支持举措。第三批挂职干部代表作了挂职经验分享。

浙师大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相关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参加仪式。

(来源:组织部


嘉善县教育局来浙师大交流座谈

 1217日,嘉善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俞娟一行来浙江师范大学交流座谈,浙师大副校长李盛出席座谈会。

李盛对俞娟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充分肯定校地双方前期合作成效。他指出,浙师大要发扬务实作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精神,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发挥教师教育优势,探索校地全面合作新范式,推出更多引领性创新成果,在人才培养、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为嘉善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合力打造校地合作的亮点和典范。

俞娟介绍了嘉善县基础教育发展情况。现有的5所附属学校办学成效显著,今后校地双方要优化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凝炼合作成果,擦亮“嘉学善教”金名片,共同打造浙江省基础教育标杆。

浙师大继教处、教育学院、马克思学院、心理学院、工学院、教育集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

(来源: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浙师大与江山教育局合作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1226日,江山市教育局与浙江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框架协议。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院院长林一钢,江山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李慧出席会议。

林一钢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发展基本情况。他指出,浙师大与江山市教育局合作共建“江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为江山量身定制了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育“151”工程、教师队伍素养提升与特色打造、学生常态化交流互访等重磅合作项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浙师大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共同富裕实践提供参考意见,助力浙江省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郑李慧表示,江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将推动江山在共富理论研究、政策制定、改革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打造“学在江山”品牌。

会上,双方举行合作共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共同成立浙江师范大学“江山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浙师大继教处、教育学院、江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来源: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浙师大附属富阳实验学校举行第二轮合作共建签约仪式

1229日,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富阳实验学校举行第二轮合作共建签约仪式暨“智能时代的教与学”教育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基础教育》总编辑翟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浙江省教育厅原副厅长韩平,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院院长林一钢,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蒋锋,富阳区副区长詹艳青等出席会议。

林一钢指出,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要继续聚焦彼此关切,深化沟通与协作,通过定期交流和联合调研等方式,确保合作项目精准对接并有效实施;要继续聚焦资源整合,聚焦质量提升,打造合作办学的标杆。

会上,还举行了第二轮合作共建签约仪式,以及“智能时代的教与学”教育研讨会。

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教研室、富阳区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富阳区中小学书记、校长等教育界人士,浙师大继教处、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来源:教育学院


挂职风采

李学会:在淳安 为淳安 和淳安

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挂职淳安县教育局副局长的李学会调研发现,山区县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中,面临制度建设不完善、教师对一体化教研不熟悉、县域统筹运用不足等问题。以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四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是促进校地合作以及挂职工作的可行途径。

 2023年初,积极对接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月与淳安县三所学校(淳安中学、千岛湖初级中学、千岛湖镇第六小学)结对,开展评课、教研等活动。202312月,三所学校获评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先行校,包括淳安中学在内的5个实践学习圈获批。20245月,召开淳安县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训活动;6月,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与淳安县三位教师代表淳安县参加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示范“金课”年度展示活动,收获专家评委一致好评。6月,李学会执笔、浙师大马院教师和淳安县教师参与的课题《以红色阵地课程建设促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被浙江省政研会立项为2024年度重点研究课题,该课题202410月结项。202412月,淳安县教师在杭州市思政教育一体化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在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注重搭建平台,手把手教一线教师如何实现思政元素覆盖全科、思政教育与学科交叉、思政教育同课异构如何贯通等等。在增强教学设计的同时,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并转化为课题。挂职两年中,李学会指导教师课题10余次,修改论文百余篇。基于教育共同体实践的合作书籍《外部帮扶与内生发展:教育共同体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淳安实践》也即将出版。


曹晓华:艺术美育,数“智”衢州

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浙、皖、赣、闽四省交界处,是四省通衢、南孔圣地。曹晓华挂职衢州教育局副局长,主要分管教育数字化、教育技术工作,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数字化对其来说是个全新的学习领域。曹晓华积极参加各类相关培训,加强理论和实操学习,如参加清华大学 “数字化经济”,教育部的“教育技术与未来教育培训班”,积极融入衢州市社会经济建设浪潮中。在衢州市建设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的数字教育港。集中展示教育设备的最新进展,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装备企业提供对接平台,使衢州各级各类的校长、老师和学生能接触到最新的教育技术。

衢州市已经申报相关心理健康数字化平台建设,争取省市立项,切实推动全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曹晓华积极促进衢州市教研室配齐了专业的心理健康教研员,健全了教研队伍。积极指导龙游县的“走心驿站”的建设,获得了省委书记和衢州市委书记的肯定性批示。

以艺术美育为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的重要路径,围绕“班班有艺术老师,生生有艺术特长”的目标,建设衢州市全市域的艺术互联网学校,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艺术教育发展。在衢州的开化县、常山县、江山市、龙游县和衢江区等有些偏远农村学校,音乐和美术等专业教师存在结构性缺编,不能开展良好的艺术教育,甚至有的学生整个小学阶段没有在线下接受过一次专业老师的音乐教育。为促进优质教育均衡,通过艺术互联网学校,协调衢州市城区学校的艺术师资,为小规模学校提供线上和线下的优质艺术课程,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发展。


陆书伟:让献爱心有“获得感”

云和县是丽水市的一个山区小县。其地貌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云和县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木制玩具是云和县的支柱产业,木制玩具产量占中国的66%、世界的40%。陆书伟在云和县教育局挂职副局长期间,深入本地木制玩具企业,积极与本地企业家接触,努力争取地方企业对教育事业的支持。

云和县由于地方企业需要众多劳动力,吸引了云贵川等地的大批外来务工人员长期来此打工,因而其学龄子女也随父母来云和就读。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的学习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家庭条件相对不够富裕。为争取本地企业家反哺本地教育事业,陆书伟抓住各种时机向企业家们推介本地教育情况,引导企业家们关注在本地就读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

陆书伟利用深入企业交流的机会,带领中小企业家们捐资助学,先后带领两批企业家共20人次到云和县赤石希望小学、云和县特殊教育学校、云和县古坊小学,向孩子们献爱心,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用品和营养品。

为了鼓励善举、宣传正能量,陆书伟以云和县教育局名义为爱心企业制作了爱心牌匾、爱心证书。捧到牌匾后,这些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很受鼓舞,感受到自己的爱心被承认、被宣传。其他未能前来献爱心的企业家也纷纷表示愿意下次加入其中。

11




邮箱:jxjy@zjnu.cn 邮编:321004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行政北楼4楼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