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共富  工作简报

教育共富工作简报(2025年第2期) (总第23期)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10发布时间:2025-04-02

教育共富工作简

20252期(总第23期)


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2025331





浙师大与开化县共建钱江源教育共富研究院

浙师大获评浙江省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浙江省一类农民培训机构双重资质

2025年结对帮扶武义大田乡工作专题会顺利召开


县域动态

共富政策

共富研究


浙师大与开化县共建钱江源教育共富研究院

 315日,浙江师范大学2025年同等学力申硕开班典礼暨钱江源教育共富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开化县金星村共富中心举行。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一钢,开化县副县长、党组成员江旗峰出席仪式。

林一钢指出,未来将聚焦“三个坚持”推动相关工作走深走实际:一是坚持人才引领,夯实教育共富根基;二是坚持创新驱动,激发教育改革动能;三是坚持品牌共创,树立共富示范标杆。

江旗峰指出,开化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报名同等学力申硕并顺利开班。2015年与浙江师范大学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钱江源教育共富研究院正式揭牌,是校地双方合作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会上,还举行了钱江源教育共富研究院揭牌仪式,名誉副院长、常务副院长聘任仪式。衢州旅游学校、华埠中学等学校聘任浙师大10位青年教师担任学术副校长。

会后,浙师大和开化县就十个共富课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来源: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浙师大获评浙江省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浙江省一类农民培训机构双重资质

近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公布全省一类农民培训机构评选结果,浙江师范大学凭借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成功获评“浙江省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浙江省一类农民培训机构”双重资质,充分彰显了我校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使命担当和创新实践。

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师大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部署。通过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教育共富办公室等专门机构,系统构建了服务“三农”发展的“浙师模式”。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一流现代化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积极响应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派遣乡村科技特派员将专业知识和技术带到基层,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对口帮扶武义县大田乡瓦窑头村,促进和美乡村建设和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未来,我校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校地企协同创新机制,努力成为成为浙江现代化农村发展建设领军者的摇篮,现代农民培育的标杆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多“浙师力量”。

(来源: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2025年结对帮扶武义大田乡工作专题会顺利召开

 320日,2025年结对帮扶武义大田乡工作会议于行政北楼会议室召开,各帮扶小组成员单位参加会议。继教处处长钱旭升主持会议。

农村特派员孟志广汇报2024年武义大田乡的帮扶工作成绩。继教处副处长罗福建重点介绍2025年帮扶工作要点,从大田乡党建引领、产业升级、乡村旅游、技术服务、人才引育、特色农业发展、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充分扶持。

大田乡党委书记蓝树伟对浙师大多年帮扶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大田乡经济社会情况和发展规划战略:一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二是打造优质温泉民宿集群。三是大力发展特色研学产业,并希冀浙师大能够继续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帮助瓦窑头村“新农人”学院项目运营顺利,培育更多“新农人”队伍。

最后各相关单位相互交流,为新一轮的帮扶工作出谋划策。

(来源: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县域动态

近日,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及《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规定,武义县、江山县、开化县等浙江省34县(市、区)被教育部评定2024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其中,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已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

317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及《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规程》等规定,武义县、常山县、嵊泗县、三门县、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等浙江省24个县(市、区)教育部认定2024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33日,数字赋能乡村教育,AI助力源头学童人工智能赋能乡村小规模学校项目启动仪式于开化举行。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会军赞赏开化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特色,并指出将继续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助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

320日,武义县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训班正式开班。武义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妙青,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姜玉峰,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沈峻岭以及武义县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出席了开班仪式。来自全县各学段的73名后备干部参加了此次培训。

324日,浙师大幼教集团面向嵊泗县学前教育共同体核心园园长刘红芬骨干老师开展了一场为期2天的深度学习与交流的教育实践讨论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定期开展双向挂职、联合教研等活动,和覆盖面,促进教育均衡。

227-28日,浙江省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高级研修班暨2025年师干训工作年度会议成功举办。浙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牟凌刚,浙江省师干训中心主任毛振华,衢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何忠新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来自全省各地的120余位教师培训机构与会。此次会议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纲要,为推动浙江省师干训工作内涵式发展谋篇布局

共富政策

327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核心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和做法,聚焦山区海岛县、聚焦农村农民,围绕“富民”统筹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努力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省域范例。


共富研究

 319日,《中国教师报》刊发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云良署名文章《聚焦素质精良 打造强国之师》

文章指出:带动教育“共富”,主动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特别加大对乡村中小学、县域高中等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支持倾斜力度,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注入活力。


321日,周红霞 周文忠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构建特色校友工作模式 助力教育共富》。

文章指出: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教育共富成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浙江师范大学作为浙江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阵地,立足“以教育专业做公益,让教育公益更专业”的理念,构建了“一体四维”校友工作模式。通过整合校友资源、发挥基金会效能,围绕“教育共富”主体,形成“紧缺师资支持、师资队伍提升、图书捐赠导读、生涯规划辅导”的四维行动体系,深度参与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和浙江省山区26县教育共富行动,为新时代教育公益事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7




邮箱:jxjy@zjnu.cn 邮编:321004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行政北楼4楼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