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共富  工作简报

教育共富工作简报(2025年第5期)(总第26期)

作者: 审核人: 访问量:10发布时间:2025-06-27

教育共富工作简

20255期(总第26期)


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2025630





浙江师范大学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召开

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学院成立

浙江师范大学与新疆理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简讯

共富政策

挂职风采


浙江师范大学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召开

 65日,浙江师范大学助推金华市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大会在行政中心报告厅召开,共谋校地“教科人”一体改革发展新路径。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张笑钦、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周土法、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姚建中、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朱鸿飞致辞。副校长张建珍主持会议。

朱重烈代表金华市委市政府对浙师大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对学校为金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感谢。他希望双方树立“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理念,坚持“讲实理、育实材、求实用”,紧扣十条重点产业链,深化“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结对合作,做强创新平台,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探索人才“互聘共培”模式,深入推进对非合作,携手书写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新篇章。

蒋云良指出,浙师与金华血脉相连、共生共荣,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是浙师与金华双向奔赴、相互赋能的必由之路。下一步,学校将以“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牢牢抓住金华“高质量赶超发展提能级开新局”的战略机遇,以“浙师所能”对接“金华所需”,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教育新引擎;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共筑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科技新生态;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行动,汇聚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人才新动力。

金华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金华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各学院、部门负责人;金华市重点产业链企业代表参加开幕式。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融媒体中心)


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学院成立

 66日,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学院成立仪式暨共同富裕座谈会在大田乡瓦窑头村耕心艺术山庄举行。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浙江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古竹中心小学名誉校长毛华岳,武义县委副书记、社会工作部部长、政法委书记吕霞等出席活动。

李盛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新农人学院将充分发挥浙江师范大学在农业科技、乡村治理、产业创新等领域的学科优势,着力打造校地协同共富的示范样本。

吕霞对浙江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对武义的指导和帮助表示感谢。她表示,希望浙江师范大学能引荐更多人才团队、优质项目落地武义,激活发展动能县委、县政府也会提供便利条件、高效服务与优质保障,推动“平台共创、资源共享、工作共促、人才共兴”,打造校地合作示范样板。

浙江师范大学新农人学院由浙江师范大学与武义县农业农村局、大田乡三方共建,浙江北岭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校地企产业融合落地实体化运营的典型案例。该学院将聚焦农业科技、乡村治理、产业创新等领域,旨在打造集人才培育、技术转化、实践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乡村振兴输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人才。

(来源: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浙江师范大学与新疆理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618日至22日,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盛率队赴新疆阿克苏地区考察交流,与新疆理工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疆理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宏,党委常委、副校长阿布都热合曼·卡的尔出席会议。

阿布都热合曼·卡的尔对浙师大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新疆理工学院将充分依托“浙江—阿克苏本科高校发展联盟”平台,持续深化与浙师大的合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此次协议的签订,既是浙新两地教育协作成果的生动体现,更是双方携手共谋发展的初心见证。

李盛表示,浙江师范大学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响应浙江省对口援疆号召,充分发挥其在教师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的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更多浙师力量。

李盛一行还前往阿克苏地区教育局、阿克苏教育学院考察交流,并亲切慰问了浙师大在阿克苏的援疆干部。

(来源: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


简讯

 613日,浙江师范大学与德清县签署全面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德清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剑峰,副县长施敏丽,浙师大党委书记蒋云良,副校长林一钢,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淑娉,党委委员、人事处处长刘洋出席签约座谈会,副校长张建珍主持。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在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共享、产业共建、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搭建政产学研联合发展平台,构建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和长效合作机制,助推德清县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616日,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高级中学签约仪式举行。嘉兴市委常委、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与浙师大副校长李盛围绕深化校地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嘉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楼向辉、嘉善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滕少波、嘉善县政协副主席许建嘉等出席签约仪式。双方为学校常务副校长、教育顾问、科研副校长、科学副校长颁发聘书,为学科领衔专家、名师工作室导师颁发聘书,为科创教育基地授牌。

 617日至18日,2025年浙江省山海高中共富联盟联考教学质量分析会成功举办。联盟学校负责人洪亮,教育集团专家朱昌元、刘晓等出席会议,联盟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高一年级主任及语数外等学科教师参会。

共富政策

副省长李岩益于武义调研并召开专题协调会

612日,副省长李岩益到武义调研,并主持召开助力武义高质量发展协调会,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持续优化完善“1+3帮扶机制,总结交流并部署下阶段帮扶工作。会上,浙江师范大学等五个单位汇报了与武义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李岩益充分肯定了省级结对帮扶团前期工作成果。他指出,山区海岛县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难点、重点和主战场。各结对帮扶团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落实山区海岛县“1+3帮扶机制,一以贯之深化“山海协作”,加强结对帮扶,力争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李岩益强调,要完善以增强内生动力为导向的“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机制,重点聚焦“一轴”“一链”“一地”开展帮扶,变“输血”为“造血”。各结对帮扶单位要进一步加快进度,滚动推进各项合作项目,优化完善例会机制、清单机制、调研机制,梳理好需求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政策清单,各司其职、共同发力,更好助力武义高质量发展,确保交出一份结对帮扶工作的“高分答卷”。

挂职风采

俞向军:把论文写在教育一线的“破局者”

2023年寒冬,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璀璨灯火中,俞向军带着教育的赤诚奔赴新战场。挂职义乌市教育局副局长百余天,这位高校学者以科研之笔破解实践难题,用改革魄力重塑教育生态,交出一份沉甸甸的义乌答卷

改革闯关:把痛点变成亮点”。主动走访全市100余所中小学校,特别是对山区校、薄弱校及民转公学校开展专题调研50余次,全面掌握基层教育发展实情。牵头主持金华市教科规划课题《面向优质均衡的转公学校困境突破与质量提升研究》,有效助力民转公学校实现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为民转公学校单设发展赛道,帮助23所学校实现市级赛事获奖“零突破”;着力打造“阳光义心”心理健康品牌,首创心理健康博士创新站,牵头编制《义乌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手册》,统筹开发中小学情绪课程,相关创新做法获《浙江教育报》专题报道;精心构建“行知义乌”十条主题研学路线,创新建立中小学研学实践“新增认定-过程管理-星级评定”全流程管理体系,先进经验获浙江省教育宣传中心推广。

科研突围:从“跟跑”到“领跑”。初到义乌,俞向军敏锐捕捉到教育科研的短板,采取两大举措:建立“双种子计划”,遴选40所科研种子校,着力打造教育科研先锋团队,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市教科研水平整体提升。在金华市第七届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基础教育共9项获奖,其**等奖2项;职业教育一等奖2项,送省参评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推行“课题全周期孵化”机制,从选题论证到成果转化全程护航。2025年省教科规划课题立项率100%,立项率和数量均居全省第一;2024年度首获得省教育科研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成绩位居金华首位;教育信息化课题实现“三级跳”:斩获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3项(含1项省重点)金华市教育信息化课题奖项数量创历史新高

资源整合:筑起教育互通高架桥。立足区域教育提质核心需求,积极挥桥梁纽带作用,成功引入多名教育名家,促成蔡金法名师工作室落户义乌,推动绣湖小学与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搭好交流平台,成功承办第五届全国“读写教室”共同体研讨会,30余位专家和600余名教师参会,组织3位义乌教师进行全国教学展示。策划并实施中国教师报“课改行”走进义乌,线上线下参与规模突破6.5万人次,有效扩大了义乌教育的全国影响力。推动教研范式变革,指导宗泽小学、新丝路学校等10所学校构建“数据驱动-证据导向-持续改进”的循证教研新模式,成功入选北师大基础教育循证教研实验校,获常态化专业指导,让义乌教研驶入智能化快车道。

俞向军用科研思维破解实践难题,以破局勇气铸造教育公平的改革基因。“挂职不是镀金而是炼金,把论文写在教育一线,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优质教育的受益人。”获评工作考核优秀的她如是说。

王宇:四维赋能筑基石 匠心谱写教育新篇

在“药材之乡”磐安的层峦叠翠间,教育创新的种子正在破土生长。2023年,王宇挂职磐安县教育局副局长。两年来,他以科学教育破题、法治教育筑基、史志规划领航、教师关怀凝心,在浙中山区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创新引领,构建科学教育全新格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磐安县教育局达成战略合作,通过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享等多维路径,全面提升县域科学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局挂职副局长兼县域内省级科学教育实验校科学副校长,统筹谋划区域科学教育发展体系,深度整合高校、社会等优质资源,破解山区科学教育发展瓶颈,打造具有示范价值的科学教育新模式。

真抓实干,推动法治教育走深走实。扎实推进全县中小学校依法治校工作,构建法治校园建设长效机制;系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常态化宣贯,提升普法教育覆盖面;创新打造“宪法+民法典”流动普法矩阵,以“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为引领,深入推进普法工作,通过法治宣传月设立巡**育站、法治副校长专题宣讲、普法漫画巡展等多元形式,实现师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法治素养的立体化提升。

继往开来,谱写磐安教育时代篇章。以《磐安县教育志(2016-2025)》编撰为契机,全面梳理磐安教育过去十年发展脉络,深入理解发展现状,深度凝练办学经验与教育特色,系统总结发展成就,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历史镜鉴;以《磐安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为牵引,科学研判新时期教育形势,精准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创新谋划未来发展路径,着力构建具有磐安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绘就教育事业新蓝图。

暖心关爱,护航教师队伍幸福成长。创新教育工会职能定位,强化其在教育治理中的服务效能;构建成长平台,以青教赛和学科练兵为抓手,助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汇聚优质资源,通过专家引领、团队共研,推动各级教师理念更新与技能升级;聚焦心理健康,依托教育工会构建县域教师心理支持体系,整合专家团队与专业机构资源,提供精准化、常态化心理调适服务。

 “山区教育不是低配版,而应成为特色版”王宇常用这句话自勉。“十五五”蓝图已然铺展,王宇依然奔波在山区教育的征途上。他用七百多个日夜证明:挂职不是过客,而是将心扎根的耕耘者教育振兴的答卷,需由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书写

11




邮箱:jxjy@zjnu.cn 邮编:321004
地址: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 行政北楼4楼 版权信息: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合作办学管理处